馬丁·克拉普羅特
馬丁·克拉普羅特 Martin Heinrich Klaproth | |
---|---|
![]() 馬丁·克拉普羅特 | |
出生 | ![]() | 1743年12月1日
逝世 | 1817年1月1日![]() | (73歲)
居住地 | ![]() |
國籍 | ![]() |
公民權 | 韋爾尼格羅德 |
知名於 | 發現鈾(1789年) 發現鋯(1787年) 發現鈦(1795年) 發現鈰(1803年) |
配偶 | 勒克曼(德語:Christiane Sophie Lehmann )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化學 |
馬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羅特 (德語:Martin Heinrich Klaproth,1743年12月1日—1817年1月1日),是普魯士王國的化學家。他是鈾(1789年)、鋯(1787年)、鈦(1795年)、鈰(1803年)等元素的發現者。
生平
馬丁·克拉普羅特在1743年12月1日出生於普魯士王國韋爾尼格羅德的哈茨山地區。
1751年,克拉普羅特8歲的時候,家中發生火災,使他必須在教堂唱詩班工作以獲取學費。16歲時,克拉普羅特休學並成為一家藥店的學徒,爾後前往一間實驗室做實驗員。1768年,克拉普羅特擔任文特蘭實驗室的助理。1770年,他成為化學家羅斯的助手,並在羅斯逝世以後主持羅斯實驗室。克拉普羅特在那裡工作了九年,期間並扶養羅斯的兩個遺孤。爾後,克拉普羅特買下了佛來名實驗室,單獨開業工作。
1779年,克拉普羅特與勒克曼結婚。克拉普羅特時年36歲。爾後,克拉普羅特出版了一部6冊的《礦物學的化學知識》。1795年,克拉普羅特在研究金紅石的時候,發現了一種新元素,他並將其命名為「鈦」,意思是泰坦巨人的元素。然而,在克拉普羅特之前,英國化學家威廉·格雷戈爾即在1791年於一種鐵礦石中發現了該元素,但未能成功分離之,並因此將其取名為「梅納辛」,意為威脅與禍事臨頭。但要直到1797年化學界才普遍確認二人發現的是同一種元素,並採用克拉普羅特的命名。
1789年,克拉普羅特在位於柏林的實驗室把瀝青鈾礦溶解在硝酸中,再用氫氧化鈉中和之,產生一種黃色沉澱:201。他認為該種沉澱是一種未知元素的氧化物,因此克拉普羅特將其與碳一同加熱,並得出黑色的粉末。克拉普羅特認為該粉末即為新發現的元素,並將之以威廉·赫歇爾在8年前發現的天王星命名為「鈾」:201。然而,過了15年之後才發現克拉普羅特當時提煉出的並非金屬鈾,而是其氧化物。
1803年,克拉普羅特與瑞典化學家永斯·貝采利烏斯和威廉·希辛格同時發現鈰元素,該元素在氟碳鈰礦作為雜質存在,他們並以1801年新發現的小行星穀神星(Ceres)的名字命名之:146。1810年,柏林大學創校,克拉普羅特並成為該校的第一任化學教授,而他當時已經67歲了。1817年1月1日,克拉普羅特於該校逝世,享壽74歲。柏林大學並為克拉普羅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湯姆遜對克拉普羅特的評價是:
“ | 克拉普羅特酷愛科學秉性純正,公正處世,熱情謙虛,忠於朋友,性格開朗,談笑風生。他是虔誠的教友,但不迷信,在科學上成功的秘訣有兩點:精確和仔細。 | ” |
家庭
克拉普羅特與勒克曼於1779年結婚。當時克拉普羅特36歲,而勒克曼僅18歲。他們一共生下了四個孩子,其中長男朱利斯·克拉普羅特是著名的語言學家、歷史學家、人種學家、東方學家和探險家。他曾與法國漢學家暨法蘭西學院首位漢學講席雷暮沙一起用批評的方法將東亞學基礎研究科學化:124。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 Hoppe, G; Damaschun F; Wappler G. [An appreciation of Martin Heinrich Klaproth as a mineral chemist]. Pharmazie. April 1987, 42 (4): 266–7. PMID 3303064.
- Sepke, H; Sepke I. [The history of physiologic chemistry in the first years of its existence at the Berlin University. Contributions of the chemist M. H. Klaproth and others]. Zeitschrift für die gesamte Hygiene und ihre Grenzgebiete. August 1986, 32 (8): 504–6. PMID 3535265.
- Rocchietta, S. [The pharmacist Martin Klaproth (1743-1817), pioneer of 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 discoverer of uranium. On the 150th anniversary of his death]. Minerva Med. February 1967, 58 (13): 229. PMID 5336711.
- Dann, G E. [Scheele & Klaproth; a comparison.]. Svensk farmaceutisk tidskrift. July 1958, 62 (19-20): 433–7. PMID 13580811.
- Dann, G E. [Contribution of Martin Heinrich Klaproth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stry.]. Pharmazie. September 1953, 8 (9): 771–9. PMID 13120350.
- Walravens, H. Julius Klaproth. His Life and Work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Japan (PDF). Japonica Humboldtiana. 2006, 10: 177–191 [2015-09-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