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百科

羅德里克·麥奇生 本文重定向自 罗德里克·麦奇生

(重新導向自羅德里克·麥奇生)
羅德里克·麥奇生
Roderick Murchison.jpg
出生(1792-02-19)1792年2月19日
蘇格蘭繆勒夫奧德英語Muir of Ord
逝世1871年10月22日(1871歲—10—22)(79歲)
英國倫敦
國籍英國
獎項科普利獎章(1849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地質學
機構愛丁堡大學

羅德里克·英庇·麥奇生(英語:Roderick Impey Murchison,1792年2月19日—1871年10月22日)一譯莫企遜英國地質學家。出生於蘇格蘭一個富人家庭,年輕時曾在軍事學院學習。曾任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長、英國地質調查局局長和皇家礦業學院院長。對法國英格蘭威爾斯古生代地層有詳盡的研究,建立命名了志留系,1839年與亞當·塞奇威克共同命名了泥盆系。後又在俄國烏拉爾山地區發現並命名了二疊系。1866年被授予爵士爵位。

早年生涯

出生與軍旅經歷

麥奇生出生於羅斯郡繆勒夫奧德的塔拉戴爾大宅(Tarradale House)。父親肯尼斯·麥奇生為東印度公司的醫生,自加爾各答回到家鄉後買下大宅與周邊的莊園,並在1792年二月與妻子芭芭拉生下羅德里克。但父親在他四歲時即逝世,三年後麥奇生被送往達拉謨公學英語Durham School就讀,後又升學至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開始八年的軍旅生涯。1808年,麥奇生以第36步兵團少尉的身分參與半島戰爭,跟隨威靈頓公爵登陸葡萄牙。經歷了羅利薩與維梅羅戰役,最後在約翰·摩爾爵士的帶領下於科魯尼亞撤退

科學研究

1815年退役後與將軍之女夏洛特·雨果寧英語Charlotte Murchison結婚,並在接下來的兩年間遊歷法國、義大利等地,由於夏洛特在旅行期間開始對地質產生興趣,因此當1818年他們定居於達拉謨郡的巴納德城堡後,便開始鼓勵麥奇生一同加入,當時英國皇家學會的漢弗里·戴維爵士不願他將精力浪費在打獵上,也和夏洛特勸說他參與地質學研究,麥奇生因此開啟了科研生涯。1824年夫妻倆搬遷至倫敦並加入倫敦地質學會,結識了查爾斯·達爾文、亞當·塞奇維克、查爾斯·萊爾、威廉·菲頓等同事。
麥奇生與妻子研究英格蘭南部地質,尤其是薩賽克斯西北部與漢普郡、薩里郡附近的岩層。1825年在菲頓的幫助下,撰寫第一篇論文並於倫敦地質學會公布。又和萊爾探查了奧弗涅火山、法國南部、北義大利、瑞士與提洛,以此經驗和塞奇維克聯合發表了有關阿爾卑斯山脈地質構造的論文,成為高山地質學的經典作品。

設立地質年代

1831年麥奇生來到英格蘭與威爾斯的邊界,研究當地雜砂岩與老紅砂岩的層序,依照其中的殘留有機物將一系列的特定岩層歸類並命名為志留系,其他有關南威爾斯、威爾斯邊區的煤田與上覆地層也被收錄至1839年出版的《志留系》書中。1854年以後的再版則與約翰·威廉·薩爾特(John William Salter)輔助編寫。1840年他被美國文理科學院選為外籍榮譽院士。
在志留系之後,麥奇生與塞奇維克基於英格蘭西南部與萊茵蘭的研究設立泥盆紀。1841年,又依照與愛德華·德·維爾紐伊、亞歷山大·馮·凱瑟琳在烏拉山區的地層研究,設立了新的地質時代,並以研究地點俄羅斯彼爾姆州命名為二疊系。

註釋

參考資料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3-05-25 07:03,點擊更新本頁查看原網頁

本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等全部轉載於維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 維基百科:CC BY-SA 3.0協議


頂部

如果本頁面有數學、化學、物理等公式未正確顯示,請使用Firefox瀏覽器或者Safari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