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百科

瑞典皇家科學院

瑞典皇家科學院
Ku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
Kva seal.png
Main building of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Ku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 Frescati, Norra Djurgården, Stockholm.jpg
瑞典皇家科學院位於斯德哥爾摩的會所
簡稱KVA
成立時間1739年6月2日
創始人Jonas Alströmer[*], 安德斯·約翰·馮·霍普肯[*], Sten Carl Bielke[*], 卡爾·林奈, Mårten Triewald[*], Carl Wilhelm Cederhielm[*]
類型科學院, 瑞典皇家學院, 建築物, 國家科學院
法律地位大學區
總部 瑞典斯德哥爾摩
會員
470會員
175外國會員
院長
丹·拉罕馬爾英語Dan Larhammar
秘書長
戈蘭·漢松
收入
15,232,777 歐元 (2020年) 編輯維基數據
捐款0 歐元 (2020年) 編輯維基數據
標語För efterkommande
為了下一代
網站kva.se

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語:Ku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鮮譯「瑞典皇家自然科學學會」)於1739年奉瑞典國王弗雷德里克一世之命,仿效當時的倫敦皇家自然科學促進學會巴黎皇家科學院成立,是瑞典皇家學院英語Swedish Royal Academies17個團體之一。作為非官方的獨立學術團體,它致力於推進科學,特別是自然科學數學的發展。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總部設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目前有約350名瑞典籍會員(院士)和164名外籍會員(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會員採用終身制,自1739年成立以來,共選舉產生了約1450名會員。隨著會員的老齡化程度的增加,自1970年代起,超過65歲的會員將成為榮譽退休會員,目前瑞典皇家科學院有164名65歲以下瑞典籍會員。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會員分為十個學部:

  1. 數學
  2. 天文空間科學
  3. 物理學
  4. 化學
  5. 地球科學
  6. 生命科學
  7. 醫學
  8. 工程科學
  9. 經濟學社會科學
  10. 人文及其他為科學研究提供顯著服務的學科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主要工作目標是服務瑞典的科學研究:

  • 為研究者提供跨學科的論壇;
  • 為研究者提供獨一無二的研究環境;
  • 資助青年學者;
  • 獎勵研究中的突出貢獻;
  • 安排國際間科學交流;
  • 反映科學研究的心聲並影響研究政策的制定;
  • 激發中小學學生對數學和自然科學的興趣;
  • 以不同形式發布科學和科普信息。

同時,瑞典皇家科學院以其專設的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而聞名世界。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學院就開始負責每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的評選,自1968年起,又加入了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

除諾貝爾獎外,瑞典皇家科學院還負責評選克拉福德獎肖克獎愛明諾夫獎等國際性大獎。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3-05-27 19:16,點擊更新本頁查看原網頁

本站的所有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等全部轉載於維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 維基百科:CC BY-SA 3.0協議


頂部

如果本頁面有數學、化學、物理等公式未正確顯示,請使用Firefox瀏覽器或者Safari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