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爾班·讓·約瑟夫·勒威耶(法語:Urbain Jean Joseph Le Verrier,法語發音:[yʁbɛ̃ ʒɑ̃ ʒɔzɛf lə vɛʁje],1811年3月11日-1877年9月23日),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主要貢獻是計算出海王星的軌道,根據其計算,柏林天文台的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格弗里恩·伽勒觀測到了海王星。
發現海王星
勒威耶推測是因為存在一顆未知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天王星的軌道運動受到干擾,也就是天文學上所謂的「攝動」影響。他計算出這顆行星的軌道、位置、大小,然後請柏林天文台的伽勒尋找這顆未知的行星。1846年9月23日,伽勒根據勒威耶預言,只花了一個小時,就在離勒威耶預言的位置不到1度的地方,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後來這個新的行星被命名為海王星。
榮譽與紀念
參見
|
---|
| 地理 | | |
---|
| 衛星 | |
---|
| 天文學 | 發現 | |
---|
| 一般 | |
---|
| | - 2001 QR322
- 2004 UP10
- 2005 TN53
- 2005 TO74
- 2006 RJ103
- 2007 RW10
- 2008 LC18
- 2011 HM102
|
---|
|
---|
| 探測 | 過去 | |
---|
| 已提議 | |
---|
| 已取消 | - Mariner Mark II
- Neptune Orbiter
- 新視野二號
|
---|
|
---|
| 相關主題 | |
---|
| |
|
|
---|
| 1820年代 | |
---|
| 1830年代 | |
---|
| 1840年代 | |
---|
| 1850年代 | |
---|
| 1860年代 | |
---|
| 1870年代 | |
---|
| 1880年代 | |
---|
| 1890年代 | |
---|
| 1900年代 | |
---|
| 1910年代 | |
---|
| 1920年代 | |
---|
| 1930年代 | |
---|
| 1940年代 | |
---|
| 1950年代 | |
---|
| 1960年代 |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
|
|
---|
| 1800年代 | |
---|
| 1810年代 | |
---|
| 1820年代 | - 1821年:愛德華·薩賓
- 約翰·赫歇爾
- 1822年:威廉·布克蘭
- 1823年:約翰·龐德
- 1824年:約翰·布林克利
- 1825年:弗朗索瓦·阿拉戈
- 彼得·巴洛
- 1826年:詹姆斯·索思
- 1827年:威廉·普羅特
- 亨利·福斯特
- 1828年:未頒發
- 1829年:未頒發
- 1830年:未頒發
|
---|
| 1830年代 | |
---|
| 1840年代 | |
---|
| - 1731–1750
- 1751–1800
- 1801–1850
- 1851–1900
- 1901–1950
- 1951–2000
- 2001年至今
|
|
- ^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 (上). mall.cnki.net. [2021-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4).